来源:易智家2019-09-27 10:43:25 热度:

印度加速智能制造 机器人撑起“关灯工厂”

LX A i 中 国 网 Q

虽然与日本、韩国和一些西方国家相比,印度制造业在智能工厂的发展过程中已经落后,但近年来印度已经开始更加积极地拥抱和加速工业物联网(IIoT)、机器人、人工智能(AI)和3D打印等技术。

据Oxford Economics于2019年6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全球的机器人数量在过去的20年间已成长了约3倍,达到约225万台左右,并且亦将会在未来的20年内以更快的速度持续成长。到了2030年,这个数字预计将成长至2000万台;其中,光是中国市场便将占据约1400万台。

分析人士表示,虽然以现阶段而言,印度已明显远远落后许多国家,但这样的情况预计将很快能发生转变。事实上自2000年代中期,印度就已开始提高其机器人的采用普及度,平均约1万名的劳工会配置1台机器人。

值得关注的是,印度似乎亦正面临一种进退两难的困境。由于需要为其迅速成长的人口寻求更多就业机会,但当前全球的竞争机会却几乎集中在智能制造领域,而该领域能释出的工作机会却无法完全跟上印度迅速成长的劳动人口。

尽管一些公司如印度信息服务公司Tech Mahindra表示,相信机器人的采用将会使未来的制造业变得更加人性化,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已经有一些工厂因机器人的引进而开始获得了所谓的“熄灯”能力,成为了可在无工人运作的情况下长时间运作的“关灯智慧工厂”,例如日本的FANUC全自动化工厂。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在2019年1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印度的汽车产业是全球工业机器人的主要采购来源之一,占据了工业机器人总供应量的62%。平均而言,每台新安装的机器人将可取代约1.6名制造业工人。

尽管印度的汽车业已被视为是其智能制造变革的先锋产业,但其他产业也已开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举例来说,美国食品公司位于印度的Mondelez India分公司如今已可于平均每分钟包装约6300条巧克力棒;Jaipur Watch公司则已透过3D打印技术新增了一系列的不锈钢手表生产线。

除了制造业,智能机器人也被认为有助于提高员工满意度,从而间接促进工厂生产区的营运;例如印度的IT服务供应商Tech Mahindra便曾引进了名为K2的“类人类”人力资源机器人。

该K2机器人不仅可以处理员工查询等人力资源相关的工作,还可以用于处理员工的个人请求,如提供薪资表和税单等。特别地,K2可以在没有任何唤醒指令的情况下与人开始对话,并且也可以通过文本或语音等方式回覆不同员工的提问。

来源:DIGITIMES


LX A i 中 国 网 Q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